[清空]播放记录
电影《敦刻尔克》主讲了什么呀?
该片改编自二战历史事件《敦刻尔克大撤退》,当时40万英法联军被敌军包围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,面对敌军步步逼近的绝境,他们不得不为自己的命运背水一战来自英国、比利时、加拿大和法国的盟军士兵被困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。他们在德国军队的包围下,形势万分危急。英国政府和海军发动大批船员,动员人民起来营救军队。在陆地上,英国士兵汤米(芬恩·怀特海德饰)和亚历克斯(哈里·斯泰尔斯饰)试图逃离海滩,在轰炸中幸存;在大海上,民用船主道森(马克·里朗斯饰)和他儿子及儿子朋友乔治(巴里·基奥汉饰)离开英国,想尽自己的力量在敦刻尔克拯救一些士兵,途中搭救了一名英国海军士兵(希里安·墨菲饰);在天空上,皇家空军战斗机飞行员法瑞尔(汤姆·哈迪饰)和柯林斯(杰克·劳登饰)驾驶喷火战机试图击落正在轰炸敦刻尔克海滩的德国战机
电影《敦刻尔克》值得一看吗?
《敦刻尔克》不仅值得一看,在我看来简直是非看不可。最重要的原因,影片的导演是克里斯托弗·诺兰,商业片领域的金字招牌。诺兰导演的商业片,品质过硬,掌控一流,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还有一些个人的坚持和表达,比如坚持用胶片拍摄,比如总要在叙事方面玩点儿「非线性」。其次,叙事上的大胆尝试。之前诺兰导演在影片中运用非线性,还只是作为叙事的辅助,目的是留出足够的悬念,或者让影片有一种高级感。而在《敦刻尔克》中,他更是在非线性叙事上做了大胆的尝试。很多人看过电影后对片中人物一头雾水,会有分不清谁是谁的感觉。我觉得,这是导演刻意为之,目的是让人物退居次席,把真正的主角位置留给了时间。片中有三条时间线:海岸上等候撤退的士兵的一周,海上救援船只的一天,空中掩护飞机的一小时。长短不同的时间,表现了三种不同的情绪。士兵等待的一周是漫长而绝望的。后面是不断增多的敌军,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。身后枪声不断,前方不断有死尸漂回。这条时间线的主题是死亡威胁下的煎熬。救援船只上的一天是充满希望的。祖国人民的坚定支持给了士兵们生的希望,而保存有生力量正是为胜利积蓄能量。所以,大批船只从海上驶来的那一刻,是影片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。飞机上的一小时是万分紧迫的。救援需要空中力量的支持,可飞机的油箱只能支撑一个小时。飞行员一边计算着时间,一边尽力击落一架敌机,再击落一架。争分夺秒的紧迫感是这条时间线的主题。三条时间线,三种情绪,交叉推进,三线交汇时,最终将影片推向高潮。诺兰导演也借本片完成了一次演员搭台,时间唱戏的大胆尝试。这次尝试无疑是成功的。